8月18日,中国民航出版社新书《他们如何设计飞机——人类飞机设计简史》读者见面会在民航博物馆报告厅举办。本书作者韩景峰来到现场与读者交流分享,来自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的张驰老师作为对谈嘉宾出席。现场80余名观众参加了本次活动。
韩景峰老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自幼便对飞机充满了兴趣,参加工作后也长期关注航空技术的发展。飞机于他已不仅仅是一种兴趣,而是一种长期总结性学习。韩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人类从神话故事到第一架飞机起飞,再到现代飞行器百花齐放的历史,纵览这一百多年来飞机技术的不断演进发展。韩老师特别提到了现代民用航空器的发展运用:早在双翼机时代,人类就在探索载人长途飞行的可行性,也因此产生了许多有趣的设计;进入喷气机时代,德•哈维兰的“彗星”飞机与SE–210 “快帆”飞机奠定了现代客机形态;现如今各种型号的民航飞机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韩老师认为,决定民航客机是否成功的标准在于它是否符合时代与大众的需要,“协和”式飞机作为世界唯二的超音速客机,与市场需求严重不符注定了它必然会被放弃。
在对谈环节,张驰老师与作者就人类飞机设计史上的相关话题进行了探讨。作为一位在西方学习飞行器设计与制造的飞机设计师,张老师专注于国产民机的设计与预研,从自己角度为大家展示了“我们是如何设计飞机的”。对谈中,两位老师都认为,现代民航客机的设计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设计师需要综合考量技术指标、制造难度、市场需求等多方因素,才能明确一架民航飞机的基本设计思路与样貌。能否自行设计制造民航飞机,可以说是对一个国家航空工业能力的全方位检验。两位老师还提到,其实飞机的设计工作并不总是取得圆满的成果,大多数的飞机设计方案最终都会被放弃。这些废案中的一部分或许显得天马行空不切实际,但它们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往往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这些思路或许还不成熟,但作为技术储备终将发光发热。
现场观众也与两位老师展开了互动。观众们好奇戴眼镜的人如何实现航空梦,韩老师与张老师便以众多戴眼镜的飞机设计师为例,告诉大家成为一名飞机设计师,看到自己设计的飞机翱翔天际,也会得到无限的满足感。还有观众希望知道如何从阅读层面帮助孩子成长,韩老师认为青少年阅读需要广度,应该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直到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一过程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让孩子更加广泛地接触世界;张老师鼓励小朋友们多读书,通过阅读确立自己的志向,成长为栋梁之材。
见面会后韩老师还进行了新书签售活动。现场观众热情高涨,在作者签名处前排起长队等待韩老师签名。
此次新书读者见面会不仅内容丰富,还让参与的观众与作者充分互动,获得感强。民航博物馆已举办多期读书活动,为广大观众介绍推荐了一批民航好书。民航博物馆还将与中国民航出版社深度合作,推广优秀民航图书作品,向全社会普及民航知识,不断满足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航空文化需求,为下一代民航人才培养贡献博物馆力量。
图文:魏嘉珩
编辑:魏嘉珩
审核:杨骁勇电话:010-84323666 传真:010-84323600 邮箱:publicservice@caacmuseum.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首都机场辅路民航20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898号 Copyright@2018 民航博物馆 京ICP备16029095号